首页 > 国际生态
据中新社电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一篇气候科学研究论文预测称,在高排放的气候变化情景下,全球城市地区到2100年或将升温4.4摄氏度,湿度也会相对降低。
法国生态转型与团结部日前发布公告称,1月1日起,法国政府将在环境保护领域实施包括减少塑料污染、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改善交通出行方式、保护空气质量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在内的13项重要变革,以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生态转型。
在各个国家即将加强其巴黎气候承诺前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一份新报告警告称,除非2020年至2030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每年下降7.6%,否则全球将失去实现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规定的1.5℃温控目标的机会。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一篇气候科学研究论文预测称,在高排放的气候变化情景下,全球城市地区到2100年或将升温4.4摄氏度,湿度也会相对降低。
大概五、六十年前,在苏联的大部分地区人们是可以直接从河里取水饮用或做饭的,这对于现代俄罗斯人来讲虽然有些难以想象,但却是事实。正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爷爷奶奶们很难想象,有一天日常饮用水都是装在塑料桶内且需要花费几百卢布才能买十几升,这道理是一样的。如今,环境污染,城市垃圾已经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危害,并且直接威胁着居民的健康。从河里汲水饮用和做饭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
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构成了欧洲国家社会发展模式的基本支撑。欧洲国家严格规制废弃物处理,城市垃圾治理能力始终居于世界前列。随着城市市容和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如今越来越多的欧洲城市被誉为花园城市。欧洲从2010年开始一项绿色之都评选,每年在欧洲内评出一个最为环保、生态、绿色、适合人类生活的城市,成为当年的“欧洲环保首都”,以推动欧盟城市低碳环保建设。
土壤修复尤其是农业土壤修复,涉及到的粮食安全不仅是健康的问题,还关系到是不是能“吃饱”的问题。
咸海,名海,却不是海,而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咸水湖。它曾经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面积是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的15倍。
自“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斯里兰卡各界积极响应后,中国企业始终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斯里兰卡建设、运营了多个大型基础设施,使南亚这颗“印度洋上的珍珠”绽放绿意。
全国性促消费活动再出发 拓宽出口产品内销渠道
大力弘扬“柯柯牙精神” 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王一君:一心让赤泥变废为宝(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约翰·柯布: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超1.6亿亩 今年夏粮丰收在望
八部门印发意见 加快推进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
生态环境部部长受邀为“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发表视频讲话
陕西:持之以恒保护秦岭生态环境 全力以赴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生态环境部:今年部分地区出现污染反弹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李奇霖: 金融创新改变金融生态 未来关注改革
《世界生态》杂志社版权所有 ISSN:2640-403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国务院侨务办3号楼